地缘三国诸侯讨董lt下gt

北京中科白瘕风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bjzkbdfyy/

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[第6回]

作者:温骏轩

长篇连载,每周更新

第6回诸侯讨董下

I武关道与曹操的计划

汴水之战虽然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,但首战之勇还是奠定了他在天下特别是兖州的声名,为后来将兖州经营为根据地打下了基础。回到酸枣的曹操又显示出了他的谋略,为关东联军提出了一个三路进攻的方案:一是由袁绍领河北方面军开辟北线战场,向孟津关发起进攻;二是兖州方面军合力攻下虎牢关,然后向西南机动顺势拿下轘辕、太谷两关,彻底让洛阳无险可守;三是让袁术(包括孙坚)等来自荆州的军队撤出中原战区,由武关道袭入关中。

武关道所依托的是一条斜穿秦岭山脉的裂谷,我们在地理篇将之定性为中秦岭山脉与东秦岭山脉的分割线。这条道路和位于中间的武关(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武关镇),在战国时一直是秦楚博弈的焦点,并被视为关中的东南大门。

当日楚怀王与诸将约定“先入定关中者王之”,实力强大的项羽沿崤函通道攻击前进,进度缓慢;而刘邦则另辟蹊径由南阳溯武关道而上抢先一步入主咸阳。曹操的这一计划应该说是很具备可行性的,与当年刘邦、项羽竞逐关中时的线路一致。其最大的亮点正在于复制刘邦的成功之路。

由武关道北上关中最大的好处是一入关中,即出现在长安背后。公元年2月,在关东诸侯起兵后第二个月,董卓便作出了迁都长安的决定。这一决定并不代表就此放弃洛阳,将都城放在关中更多是让这位凉州军阀感到更安心。而董卓和吕布、李淮、郭汜等将领此刻还是驻军于洛阳。

考虑到长安此刻守备空虚,如果第一时间分兵拿下长安或者将汉献帝接出来是有可能的。即便做不到,开辟第二战场亦能减轻洛阳战场的压力。只是这一计划并未被全采纳。失望的曹操只能带着夏侯惇等亲信部下前往扬州募兵,以图再次拥有自己的部队。

身为盟主的袁绍一直被认为是曹操计划未能实行,以及整个讨董之役失败的最大责任人。不过这口锅全让袁绍背也是不公平的,因为即便袁绍以盟主身份命令袁术开辟第二战场,一直认定自己才应该是汝南袁氏代表的袁术也不会听(袁术为嫡出,袁绍为庶出)。而除了这一针对关中的战场未曾开辟以外,计划中的另外两个战场还是开辟了的。只是各怀心腹事的关东诸侯们,在这两个战场的表现一言难尽。

在应由袁绍负责的河北战场,真正参与作战的是王匡从老家泰山郡招募来的泰山兵。河内郡与洛阳所在的河南尹隔黄河相望。除了黄河以外,黄河南岸那条埋葬了无数帝王将相的邙山,也是洛阳北方防线的依托。孟津和小平律这两个渡口性质的关口正位于邙山北麓、黄河南岸。为了第一时间展开进攻,王匡在开战之初已将主力调到孟津关对岸的河阳津。然而还未等到发动攻势,董卓的军队便从小平津关渡河绕到王匡部队的背后围歼对手。

作为盟主和河北方面军的直接负责人,袁绍在此战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从战损来看,袁绍的军队并没有推进至河阳津前线。倘若为袁绍开脱的话,当时的袁绍正面临与公孙瓒一样的局面。作为手握重兵、声望极高的太守,难免会受到州牧/刺史的猜忌。有迹象表明坐镇邺城的冀州牧韩馥,在前线物资供给问题上并不尽力。只是对比毫无后援却能孤军深入的曹操,包括后面即将登场的孙坚,袁绍这种过于顾虑自己利益的做法,终是他无法成大事的根本原因。

III壶口关与上党高地的争夺

张扬作为河北方面军的第三位诸侯,并不用为北部战场的失利负责。事实上,这位丁原旧部应该算是第一个起兵开战的。前面说了,张杨在董卓开始乱政时正滞留于上党郡打山贼。这里先要了解一下上党的位置。整个山西高原的主体,是由北向向线性排列的:大同、太原、临汾、运河四大盆地加上东南部的上党高地,共计五大地理单元。与四大盆地相比,上党高地的地势更高、更复杂,人口潜力也较小。

然而这块椭圆形高地的位置却极为重要。穿越太行山脉连接山西、河北的谷道主要有八条,被统称为“太行八陉”。其中有三条都要经由上党高地,包括:滏口陉、白陉、太行陉(另五陉为军都陉、飞狐陉、蒲阴陉、井陉及轵关陉)。战国时期,为了沟通自己在太行山两侧的国土,有三晋之称的魏、赵、韩三国都在此设置有上党郡,并展开了激烈而复杂的博弈。中国历史上结果最为惨烈的秦、赵“长平之战”亦发生于此。以其位置来说,秦国得到了它东入河北平原再无障碍;赵国控制了它,可以对已被秦国控制的河东地区构成压力。

整个上党高地的核心之地,是身处其腹地的两块小型盆地,包括北部以长治为中心的“长治盆地”、南部以晋城为中心的“晋城盆地”(又名泽州盆地)。其中长治盆地的面积要更大,亦因此成为整个上党郡的地缘中心,后者则为长平之战的战场。

位于盆地东边缘的壶口关,是长治盆地的东大门。在张杨决定靠手上那多人反董时,他先是与投身董卓的上党太守战于壶口关,试图由此取得上党郡的控制权。在攻壶口关不利的情况下再攻略数县聚得数千人,进入河内加入讨董阵营。

若是张杨当时能够拿下上党的话,关东诸侯们还可以由上党入河东,在董卓背后再开辟第三战场。当然,以关东诸侯的表现来看,张杨真要是做到这点估计也还是得孤军作战。不管怎么说,张杨已经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并不畏战。

III江东猛虎与广成关

另一个不畏战的关东将领是孙坚。这位东吴政权的奠基人,早在黄巾之乱和凉州羌乱时就已显露出他的勇猛风格。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,那就是性格太过任侠、作战过于勇猛。与孙坚在凉州羌乱中合作过的董卓,曾经对这个江东猛虎有过一段点评——“孙坚小戆,颇能用人”,评语中的“戆”字是憨厚而刚直的意思,现在更多被多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憨傻。

抛开使用者的褒贬之意,性格中的“戆”更多显示的是一种用坚持己见的性格,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便会一心去做,不太注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。在这次讨伐董卓的行动时,孙坚的“小戆”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
由长沙北上伐董前线时,孙坚甚至逼死了与自己有隙的荆州刺史王睿、诛杀了不愿意做自己后援的南阳太守张咨。以人口来说,在公元年就有在户人口万的南阳郡,是东汉第一大郡,这个人口数甚至与幽州相当,然而孙坚却没有割据这个天下大郡。在董卓入洛后避祸于南阳的袁术,被孙坚推上了南阳主将的位置。从这点可以看出,比那些逡巡不前的诸侯们,一心向洛阳进攻的孙坚要更有抱负。

考虑到汝南袁氏的声望,以及汝阳与南阳地理相接的位置,袁术如果好好经营南阳的话,的确是可以有一番作为。只是既然是以讨董的名义拿下南阳,袁术就算当时已有小算盘,无论如何也是要在前线有些作为的。好在冲锋陷阵本来就是孙坚所好。在二人的这次合作中,基本模式为孙坚在前面作战,而袁术在后面募集粮草。

从南阳郡向洛阳发起进攻,最先要攻克的是汝水河谷中的广成关(今河南汝州市西北),然后再拿下洛阳盆地边缘的伊阙关或者大谷关方能进入洛阳。同时如果坐镇颍川郡的豫州刺史孔伷如果开辟战场的话,也可以采取这条由汝、伊两条河谷连接起来的路线。此外鉴于汝颍二水上游主体都位于颍川郡境内,豫州方面如果想独力开辟战场还可选择溯颍水而上,直攻取嵩山之上的轘辕关。

广成、轘辕、太谷、伊阙这四个位于洛阳盆地南部的关口,共同组成了洛阳城的南部防线。在曹操的计划中,南部战场本应由实力最强的兖州方面军与豫州军配合完成,将虎牢、轘辕、太谷三关作为攻击方向。而以南阳为后盾的袁术、孙坚则通过武关道在关中开辟新战场。只是在酸枣集结的这部分盟军主力却并没有这个意思,反倒“日置酒高会,不思进取”,以至最后粮尽兵散。在这种情况下,开辟南部战场的任务最终被孙坚主动揽在了身上。

作为由南阳北上洛阳的第一个关口,汝水上游的广成关成为了孙坚首先要攻克的战略要点。在第一次攻击中,颍川太守李旻率领来自豫州的军队参与了“中原方面军”的这次联合行动。广城关在行政上属于梁县地界,位于关城之东的县城相距仅数公里。孙坚与董卓军的第一次交战也因此被称为“梁东之战”。代表董卓一方出战的是在汴水之战中成功阻击过曹操的徐荣。

最终结果算得上是非常惨烈,孙坚仅带数十骑突围,部下将领祖茂戴着他的红色帻巾将追兵引走方才脱身。孙坚的这段经历在三国演义中有生动描述,演义中没有呈现的是更为惨烈的结果——,代表豫州的李旻在生擒后被“烹”了。烹就是烹调的烹,原意为煮。换句话说李旻被活活煮死了。至于其他被俘虏的士兵也好不到哪去,一个个都被用布缠住倒立于地用热油烫死。

事实上这个命令并非徐荣之意,徐荣本人也并非凉州边军出身而是幽州人。他在后来的历史中还做了两件事,一是向董卓推荐了同乡公孙度为辽东太守,帮助后者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;二是在董卓被杀后归顺王允一方,并在长安保卫战中为凉州军所杀。纵观徐荣短暂的一生可以看出一个规律,在看不清天下大势的情况下,很多官员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,天子在谁手他就听从谁的号令。这也再次证明了即便一个旧政权行将没落,但它所留下的遗产并不会那么快消失。

那些对待俘虏的残酷做法出自董卓的命令,受刑地点也是在洛阳)。这本身也是董卓的一贯做法,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朝堂之上,他都经常使用恐怖杀戮的办法击垮对手的心理防线。延长受害者的痛苦是为了强化效果。比如后来董卓有一次从长安回自己的封地时,百官前来送行,董卓却故意在设宴之时虐杀数百北地降卒,以让官员们不敢有反抗之心。

尽管在政治和战略上,虐杀、滥杀一直被认为是失人心之举,无法用来维系一个政权的长期存在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种做法在战术层面是非常有震慑力的。在董卓的心理战攻击下,不仅豫州军不再与孙坚联合行动,在酸枣的兖州方面军更是闭营不出。

不信邪的只有被董卓认定为“小戆”的孙坚,这也是唯一让董卓感到头痛的关东诸侯。在梁东之战落败后,次年春(年)孙坚便再次整军向广成关防线发起攻击。这一次前来迎战他的是凉州将领胡轸和来自并州的吕布,不过这两个派系不一的将领之间并不和睦。自觉嫡系的胡轸扬言要杀不听从他号令的将领以立军威,不服气的吕布同样在后面拆台动摇军心。

双方交战的地点是广成关边上的阳人城(又名阳人聚),史称“阳人城之战”。战役的结果是孙坚大获全胜,还斩杀了胡轸手下的都督华雄。是的,你没有看错。华雄不是关羽在汜水关斩的,而是孙坚在广成关斩的。罗贯中老先生一是把汜水关与虎牢关当成了两个关;二是偷龙转凤的将曹操和孙坚主战陷阵之功分给了刘备。而事实上刘备和他的两个万人敌兄弟此刻还在幽州的公孙瓒帐中。

阳人城之战的胜利,只意味着孙坚拿下了洛阳外围的广成关防线。接下来孙坚要做的是在伊阙和太谷两关中选择一个作为目标,彻底撕开洛阳的内防线。这背后还有一个见诸于演义的细节。看见孙坚取得重大进展的袁术,担心孙坚在占领洛阳之后声望将压倒自己,开始在粮草保障上拖延。好在鲁阳与前线相距不过余里,孙坚连夜回到鲁阳慷慨陈词,自觉理亏的袁术方才表示全力支持。

暂时解决后顾之忧的孙坚,准备全力向洛阳进军。感觉事态严重的董卓方面决定先礼后兵,先是派李傕前往劝说孙坚与自己和亲结盟,在遭到拒绝后只得亲自领军到太谷关一带迎战孙坚,结果却是大败而归。

事情往往就是这样,只是一旦碰到完全不惧怕这种恐吓战术的人,反过来受打击的就是自己的信心和军心了。如果说之前在洛阳与关东诸侯决战是A方案的话,那么放弃关东退入关中应该算是备选性质的B方案了。在败于孙坚之后,董卓并没有回到洛阳而是向渑池方向退军,马上开启了B方案,至于洛阳的防务则交给吕布主持。

IIII洛阳城与立新君

公元年4月,董卓退入长安。同时命令留驻洛阳的吕布、渑池的董越、陕地的牛辅以及华阴的段煨,依托崤函通道上的城关,布设一条逐级抵抗关东联军的防御链。实际上,与其说坚守洛阳是A方案、退守长安是B方案,倒不如说董卓一开始的规划就是以长安为中心控得半壁江山,洛阳的坚守只是为了争取时间。这点从关东诸侯元月起兵,董卓二月即决定迁都长安便可看出。

边军出身的董卓虽然残暴,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政治头脑。以他的出身和作为来说,想让关东诸侯归心是不可能的。所以决定迁都的同时,董卓不仅迁走了皇室和百官,还同时强制迁走了数以十万计的洛阳百姓。

公元年三月初九,在获知汉献帝在四天前已入长安城的消息后,董卓便下令焚烧洛阳的宫室和百姓人家。要知道孙坚代表关东联军获得首胜,已是一年之后。这种提早一年的彻底坚壁清野之举,即为断绝天子东归的想法,更昭示着董卓早已决定把洛阳作为与关东诸侯混战的战场。而董卓后撤之后,一直有骑墙心理的吕布自然也没有死守洛阳的想法。在孙坚的攻击之下,吕布亦随之退出洛阳。

从地缘政治角度说,不管洛阳城此刻残破成什么样,它的地缘位置都摆在那。此时的关东盟军如果能凝结一心移驻洛阳,然后由关东诸地供给前线的话,是完全可以与董卓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。问题只在于如何凝结人心。

表面上看,袁绍作为盟主似乎有能力做到这点,但实际上他在凝结人心的问题上,并不如傀儡般角色的汉献帝,甚至不如有符水在手的张角。而从关东诸侯们的角度来说,他们也担心自己勤王之功变成反叛之罪。比如来自皇帝的认可,就算曹操在这次起事时给自己安的“奋武将军”之职,也还是必须在前面加个表示代理意思的“行”一样。

简而言之,关东诸侯现在缺个皇帝。只是皇帝并不等于汉献帝。在汉献帝已经被董卓“保护”在长安的情况下,另外立一个皇帝是最为可行的方案。正是在这一背景和心理下,袁绍和关东诸侯希望另立汉室宗亲身份的幽州刺史刘虞为帝。

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象袁术那样想当皇帝,更何况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样做背后所隐藏的巨大风险。所谓“天无二日,国无二主”,将来大局若定,两个皇帝中势必会有一个被牺牲。就算关东诸侯们取得了胜利,谁又能保证新上来的权臣不会希望另选一个更好控制的幼帝呢?而且刘虞的儿子刘和此时正在汉献帝身边做侍中,先不论成功与否,自立为帝之时这个儿子的命肯定是保不住了。

不能另立新君让本就自怀心腹事的关东诸将,彻底失去了凝结在一起的想法。此后无论是原本就准备借乱谋利的诸侯,还是仍然以恢复汉室为己任的将领,都不得不陷入各自为战、自行结盟的境地。无论出于哪种目的,人口和粮食都成为了当下最紧要争夺的资源。

基于这点,因董卓坚壁清野之举而百里无人烟的洛阳,则暂时失去了价值。孤军深入的孙坚也只能在修复被董卓盗掘的帝陵、祭祀完太庙之后撤回鲁阳与袁术会合。除了收获威名之外,孙坚在这次讨董之役最大的收获应该就只是那块传国玉玺了。

从发现人才的角度,孙坚和曹操应该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发现。这两位三国奠基人不仅显示出了敢于一战的决心,更显示出了志在天下的格局。只是就这次诸侯讨董之战来说,却谈不上谁输谁赢。接下来的历史将进入诸侯相互攻伐、倾轧的局面。而这,才是乱世真正的开始。

-请待下回分解-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aiguzx.com/tgxrw/13940.html